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江西中医药大学:领悟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医药观 善用中医思维助推后勤发展升级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感悟与思考

日期: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阅读:

习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为我们后勤党员“补脑、强身、健体”开出的一剂良方,是一次传承历史的“宁神醒脑”,也是一次直面现实的“养元补钙”,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强筋壮骨”。通过“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联系后勤工作实际,以《领悟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医药观,善用中医思维助推后勤发展升级》为题,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思考。

一、研读系列重要讲话,读懂习总书记熔铸的中医药观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是新时期管党治国的指南。心细的人会注意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重大国际交往活动将中医药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选项,在党和国家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多次熔铸中医观用以“上医治国”,娴熟巧妙、精准高超地运用中医思维方式、中医理论原则和引用中医观念、中医术语,阐述治国理政方针、阐明执政兴国理念、指引治国之道方略,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对中医药蕴含大量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和思维方法的深邃领悟和融会贯通。具体梳理如下。

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重要国际会议、重大国际交往的会谈、会见活动之中,6次提及“中医药”。习总书记率先垂范,在国际舞台上亲自为中医药鼎立站台,将中医药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选项,运用中医药这把“钥匙”引导世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将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纳入“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的运作体系和“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国家战略和大政方针。比如:2014年11月17日,习总书记亲自为中医药鼎立站台,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的共同见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和西悉尼大学签署在澳洲建立中医中心的合作协议。成立澳洲第一家中医中心,传播中医药文化,探索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合作模式,展示和输出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再比如,2016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捷克国事访问,将中医药作为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选项,作为唯一医药企业代表的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跟随陪同,这体现了国家对我们江西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也体现了中医药正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外交名片。

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党和国家会议的系列重要讲话中熔铸的中医观,运用中医思维、引用中医术语,深刻而生动,准确而传神,以中医药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哲学思想阐述治国理政方针,足见习总书记对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哲学理念的深邃领悟和融会贯通。比如: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引用中医术语“改革也要辨证诊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强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引用“肝风内动、血虚生风”中医术语形象地、一针见血地指出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四风”问题的“突出特征”。

三是习总书记大事那么多,却还惦念小小的中医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先后多次考察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中药制药企业并发表重要讲话,展示出中医药学发展的春天来了,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心,对中医药界极大鼓舞与鞭策,使每一位中医药人倍感振奋,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确立了新坐标,为我们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比如:2016年2月3日总书记视察江中药谷时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二、善用中医思维,助推后勤发展升级

数千年来,中医药学浸透着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基因,彰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学一以贯之的医道医理,生动有效的医法医术,无穷无尽的医方医药,治国治人治病的杰出功能,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文明文化的基因和根本。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古有明训云,中医药学“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自古以来,善为医者,不仅能治病救人,也能以医理论国事,更有古代文人士子素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情怀,这正是“上医治国”的真实写照。由此,既可“治病”(即治理身体),还可指导“治人”(即调治身心),一定程度上更可“治国”(即指导工作甚至治国理政),可见,中医药学蕴藏着高深的哲理智慧以及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为我们解决难题提供依据遵循、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启示。更何况对后勤人来说,研读“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医观”,更要领悟习总书记运用中医思维、引用中医药理论和原则观点指导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以“治大国若烹小鲜”、“饭勺底下有乾坤”的姿态和勇气,善用中医思维助推后勤发展升级,提升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总书记还指出,中医药学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而中医界学者认为,中医思维是开启中医药殿堂大门的金钥匙,是中医文化的思维基因,以经世致用之学《黄帝内经》为首的中医四大经典,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钥匙”,也是集中体现中医思维的智慧结晶。可见,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出自《浅谈中医药大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2011年04期,《湖南中医杂志》)。正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2008年在《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一文中呼吁“高等中医教育者要牢固确立并坚守中医思维”,指出“高等中医教育者没有中医思维,就没有中医;没有中医思维,就办不好高等中医教育”。同时强调“校园中要建设营造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浓郁氛围”。

那么,作为中医药院校后勤人,身处传授中医药的殿堂之中,徜徉在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之下,置身于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目标的新征程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们既要读懂领悟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中医观,深刻把握中医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习总书记至今先后30多次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生动深刻地阐述了治国理政的许多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中医思维和中医观灵活地运用到助推后勤发展升级的工作实践中去。

(一)遵循“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理念,培育后勤“工匠精神”

中医认为,中医思维蕴含“和”的思想,强调整体观念,贵在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理念是中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仁、和、精、诚”四字高度凝练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理念已成为古今历代中医药人普遍遵奉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大医精诚》更是以“精、诚”二字论述医德的重要意义,阐述习医之人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强调既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更要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之心,“大慈恻隐之心”、“大医精诚之心”,方能“普救含灵之苦”。

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恰恰体现的是“精”、“诚”二字,由此,《大医精诚》也蕴含着“工匠精神”,可见,“工匠精神”也是一种“精诚精神”。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热词。对后勤人来说,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办师生满意后勤,我个人以为,既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也要“精、诚”的工匠文化,更要呼唤“精、诚”的工匠精神。为此:

一是培育“精、诚”的后勤工匠文化。后勤干部员工要自觉立足岗位,在后勤言后勤、在后勤爱后勤、在后勤为后勤,养成执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职业操守、坚守“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的职业素养、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负责态度,以“匠心独具”、“技近乎道”、能工巧匠的“精、诚”创新,少一些浮躁、少一些投机取巧、少一些急功近利,摒弃“差不多精神”,不当“差不多先生”,营造“精、诚”的后勤工匠文化氛围,做一个认真、敬业、执着、耐心的后勤“匠人”。

二是倡导“大医精诚”的后勤工匠精神。《大医精诚》蕴含的“工匠精神”,体现的更是一种“精诚精神”。既要有“精勤不倦”的敬业精神,更要有“医者仁心”般的职业信仰,始终保持对后勤职业的专注与坚守、对后勤工作的耐心与敬业、对后勤事业的坚定与执着的“心”常态,补足工匠精神的“钙片”,练绝活、强技能,以“精、诚”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后勤服务全过程,做到人人手中有绝活、个个都是技能好手,事事都有“两把刷子”,像卖油翁那样“无他,惟手熟尔”,像庖丁解牛那样解出“游刃有余”、解出“踌躇满志”,解出师生、领导对后勤活儿干得叫好、干得漂亮、干得专业的钦佩目光,做到道德品行上做有德有才的后勤人,能力本事上努力练就成为本岗位“一招鲜、吃遍天”技术能手,造就一支本行业既能“拿榔头、用扫帚、握扳手、挥锄头”,也会“握笔杆、弄笔墨、画丹青、操键盘”的多面手,培养一支“精管理、善经营、会服务、懂规矩”的行家里手。

三是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让“工匠精神”成为后勤工作习惯。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后勤文化的DNA。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关健要引导激励后勤党员干部在转变作风、服务发展、服务师生中想在前面、走到前列、做出表率,通过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比如,以后勤“服务标兵”、“技术能手”评选为契机,引导后勤员工学有标杆、追有方向、赶有目标,同时,开展岗位技能大比武、用好技师评定指挥棒,激发员工钻业务、学技术、当能手的热情,营造后勤“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搭建人人都能出彩的平台,让有本事的师傅有地位、有“工匠精神”的能手不吃亏,让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成为后勤共识,让“工匠精神”成为后勤人的工作习惯。

(二)运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维方式,助推创建绿色后勤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

习总书记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尤其是,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我们后勤党员干部来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得怎么样、做得好不好,最终要凭事实说话、靠行动证明、用成效检验,尤其是,要体现在推动创建绿色后勤和生态文明校园的成效上。

以中医大家观点来说,中医思维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代名词,蕴含着“和”的思想、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显著特征,重视“调和”、“从化”,注重“形、神、环境”变化,讲究营卫气血、阴阳以平、五行生克的“和谐平衡”。国医大师孙光荣也认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这为指导我们创建绿色后勤和生态文明校园提供了哲学依据遵循和科学思维方法,尤其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统一,这对我们推进绿色后勤、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更有指导意义。湾里新校园建设之初,就依据“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生态法则,顺合自然,遵循“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保持校园环境原生态的独特禀赋,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及生态型大学建设理念,注重中医药文化熏陶。一是按照“节约、低碳、循环、生态”理念,保持了原有自然地貌和原生态环境,校园人文景观设计、校园环境巧妙地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和阴阳五行等中医思想、融合中医药文化与生态智慧。比如,校园建筑和道路均以中草药名称命名,绿色生态与白色建筑交相辉映,有机地将原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中医药文化和“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观。二是以江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当好绿色生态文化推广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后勤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运用中医思维和绿色化思维,从制度、技术和执行层面实施绿色后勤工程和创建生态文明校园,构建有利于后勤清洁生产、绿色服务、绿色消费、生态环保、低碳生活、节能降耗、合理利用资源的精细化服务。比如,校园建筑的维修设计改造既要学会时时体现绿色、低碳、智能要素,还要处处表达中医药元素和中医药文化特色,积极应用节能、节水器具和绿色建材,推进绿色食堂、绿色公寓建设、校院水电二级目标管理,实行食堂餐厨废弃物、校园生活垃圾生态化、无害化处理和“三废”零排放,三是运用绿色化思维,遵循园林生态差异化,抓细、抓小校园环境精细化,做到绿化、美化、亮化常态化,推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巧妙结合中医药文化,稳步推进校园环境绿色化、生态化,创建“江中大”式的生态文明校园,到那时,我们更加期盼并深感自豪,世界中医药名校的校园一定将是一幅幅“平安和谐、智慧信息、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

(三)遵循“上工治未病”思想及中医养生理论,建设中医药膳体验基地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两篇重要讲话,尤其,是2016年2月3日习总书记视察江中药谷时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近年来,随着习大大考察江中药谷之后,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主题,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精神要求,可谓是,中医药事业好事连连,迎来了中医药发展的春天。那么,后勤作为承接外国政要中医药膳体验基地和接待服务窗口,也迎来了中医药膳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要以省部共建江西中医药大学为契机,建设中医药膳体验基地,致力通过药膳食疗产品认证、扩大药膳食疗养生的推广宣传,进一步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品质地改善得月楼药膳体验基地的环境设施,打造成为全国药膳体验基地品牌。二是遵循“药食同源”、“辩证施膳”理念以及“上工治未病”、“防重于治”的中医养生理论,依据中医体质学说、分清体质类型,针对不同群体“辩证施食”,讲究进补季节,顺合自然、“天人相应”,健全完善适应不同体质、不同季节的药膳菜品库。三是依托学校专业和人才优势,继续聘请药膳专家发挥智库作用,进一步指导提升药膳制作技艺,进一步提升药膳的色、香、味、形的品质,组织编写、讲解药膳好故事,传递药膳好声音,把“有意义”的药膳故事说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药膳故事说得“有意义”,让外国政要体验感受中医药膳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膳的美誉度,传承中医药膳文化,让中医药膳成为搭起国际友好交流的“桥梁”、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为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打造“江中样板”而不懈努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后勤集团王虎男)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