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教育后勤互联网大会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2016)年会于2016年11月28日在杭州隆重召开。全国教育及后勤系统的领导、专家和一线管理者500余人齐聚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围绕大会主题“协同、融创、共享”,共同探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校园服务增效赋能。
大会现场
大会现场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聚慧主持开幕式。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聚慧主持开幕式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程天权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接入校园已经20年,教育后勤系统一直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和应用者。特别是近年来,全国教育后勤系统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借力科技,推进教育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涌现出许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开启了全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时期。当前互联网正在引领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突破和飞跃,日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教育后勤系统正处于改革发展和新旧体制、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互联网作为教育后勤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信息化培育教育后勤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以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助力校园服务领域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和品质、效率的提升。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致辞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葛华副巡视员在致辞中强调,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后勤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移动互联网对校园服务模式的影响,对促进教育后勤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她对教育后勤行业各单位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二是要突出教育后勤特色,坚持以服务促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致辞
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主任梁永辉和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秘书长刘奇分别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介绍了浙江省教育后勤信息化发展情况和浙江省教育后勤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在推进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浙江省教育厅计财处主任梁永辉致辞
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秘书长刘奇致辞
历经两年的积淀,中国教育后勤互联网大会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新时代,变得更加成熟。教育后勤系统借助互联网力量促进校园服务转型升级结出的累累硕果、大会内容形式的精心设计与安排、给与会者带来无穷的惊喜与震撼,彰显行业顶级盛会水准和影响力。
发展报告、专家智库,印证“协同、融创、共享”主题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武海向大会作《中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他围绕中国教育后勤信息化的发展背景、2016年度发展状况和2017年的建设趋势展望三个方面发表主旨演讲。他系统回顾了2015-2016年信息化在国家政策、社会趋势、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通报了一年来信息化专委会在优化组织结构、举办行业培训研讨、开展评优活动、创新课题成果、整合内外力量、建立专家智库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憧憬展望了下一步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走向和任务。他指出:学习培训是填平数字鸿沟的有效途径;传统后勤服务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智慧APP全副武装智能手机、大数据与云服务的更加普及、后勤信息化调研和评价更注重实效等,将是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趋势和工作方向。
信专会主任王武海作中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
为了凝聚多方智慧,发挥专家在教育后勤信息化课题研究、培训咨询、技术指导和科研成果推广中的作用,专委会建立了信息化专家库,并在大会上举行了首批专家聘任仪式。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武海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张蓓教授、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路信息中心主任张建华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郑秀清教授5位来自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知名专家颁发了聘书。
信专会首批专家库专家聘任仪式
颁奖典礼精彩纷呈、以评促建见贤思齐
以“互联网之光2016”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后勤信息化建设年度颁奖盛典备受关注。盛典利用恢弘开阔的会场、先进的设备、精美的舞台、动态声光电的巧妙编排,营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在激扬燃情的经典乐曲声中、在极富感染力的颁奖词精美画面中、在专业主持人深情倾述中,无人机振翅飞翔、徐徐入场,把奖杯送到颁奖嘉宾手中,以一种别开生面、充满现代气息的新颖形式,完成了最具分量的“领军人物”揭晓表彰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