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观点摘要

日期: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阅读:

在上海交大召开的首届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上,与会专家积极为协会发展献计献策,为协会专家委员会建设和协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和建议,现将专家发言的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专家委员会主席 王富

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要统筹兼顾,以系统思维,从整体上推进改革,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提振教育改革信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定不移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始终,扎实地把学校后勤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新时期学校后勤管理的新理念,是提升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学校后勤普遍存在着粗放管理的现象,致使后勤运行成本过高,服务质量提高有限。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坚持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努力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精细管理,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从而使学校后勤由粗放式管理逐步走上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能的轨道。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指标落实到个人,将管理任务层层分解,使之具体化、明确化,并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最终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员工素质职业化”的管理目标。要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都能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管控,实现流程标准化、管控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以制度来保障标准化,以标准化来保障流程。“只要管理标准化,没有能人也不怕。”做到学校后勤改革有力、有序、有效。在构建新型学校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方面做出新贡献。

当前,学校后勤改革,已由“摸着石头过河”进入到“深水区”。所以,今日的改革不能停留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了。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的问题。我们要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形成共识,坚定不移;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永远无法到达;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这需要有新的共识,有勇气和谋略(战略),即:“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改革不能边设计边施工”(吴敬琏);要全面部署,全员参与,全力推进,全体提升;改革是充满风险的,但不改革风险会更大;只有通过改革,深化改革,坚持改革;既要做大蛋糕(效率),又要分好蛋糕(公平),这样才能保证稳定,才能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进学校后勤深化改革。

专家委员会委员 皮光纯

建设“升级版”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高水平协会”。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争取政府部门全力支持,需要协会决策层和执行层努力奋斗,需要全国省级协会和广大会员单位鼎力相助。

根据民政部规定:获得3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获得4A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在年度检查时,可以简化年度检查程序。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提升协会地位和号召力、引领协会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要加强内部治理,发挥职能机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行业发展多作贡献。要集中力量做成几件大事,创造显著工作业绩,为建成“一流协会”奠定民意基础。要加强基础工作、提升社会评价,主要靠秘书处,应有专人负责。

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世民

协会应以为服务师生为出发点,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行业自律、行业监控作用。

政府强有力的领导是确定协会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正确处理各方利益主体(政府、学校、师生、后勤、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发挥协会作用的前提;充分依靠学校和企业的作用,多方沟通,共同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依法办会,注重政策性、艺术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伟超

要明确协会的市场定位、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中国教育后勤市场的规模、类型与需求。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抓好制定行业规范,提出准入条件、优化资源配置等三项工作,促进行业发展。

商业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利益分配体系,是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协会领导思考商业模式时既要贯彻“三服务,二育人”的服务宗旨,又要设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灵活的机制,更要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组织单位的实际条件,实施多元的投融资经济体制。

专家委员会委员 韦曙和

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是:咨询、论证、评估、指导。工作任务是对应各分支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工作重点是对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模式、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学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典型进行总结和推广;对一些地区学校和某些高校的后勤改革进行调研和指导。

要加快组织建设速度;尽快成立各专业委员会。要在政府简政放权中做到无缝对接,发挥好协会作用。推动教育后勤实现服务社会化、专业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四化”战略。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为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新型教育后勤保障体系建立的组织者、推动者。

要面向未来,加强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模式和路径选择研究;要研究如何提高各专业委员会的效能;要在如何增强教育后勤协会的凝聚力上加强研究。

专家委员会委员 蒋忠全

历经十余年的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办后勤向管后勤转变。二是后勤服务主体发生变更。由过去的学校或后勤处转变为社会实体,形成了真正的甲乙方管理。三是协会的工作任务发生了转变。协会从仅对学校会员服务过渡为引进并培育优秀的社会企业会员服务。

专家委员会重点任务:一是如何通过协会、学校规范并约束企业会员更好地提供后勤服务;二是对优质社会企业准入、政策上的支持,使社会企业聚焦到如何为学校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上来;三是如何在转变中有前瞻性地引导会员单位稳步发展。

协会应有的职能应继续坚持。比如人员、机构等应该按照一级协会配置,并履行原有的职责。同时,更应明确怎么改革,增加新的职能。

专家委员会委员 赵相华

要思考如何才能充分调动专家的积极性,发挥其作用;研讨如何调动各高校积极参与后勤协会及专业委员会组织和工作;集中研讨当前面临的深化改革、成本倒挂、用工危机、基础管理与科学管理等难点、热点问题,探究解决问题之道和新时期正确的发展路径。

专家是在某一领域或行业有精深研究、具有丰富经验和相关最新知识的人员,应当充分发挥资政、指导、培训、考察和理论研究作用,释疑解惑,通过“勤观察、勤走动、勤学习、勤笔耕、勤思考”与时俱进,保持权威性与话语权。要加强标准化管理,管理模式、机制、方法探讨,深化改革与管理研究。

专家委员会委员 刘星桥

专家委员会应该在协会长远建设、关键决策、重大事项等方面当好专家智库、决策参谋、管理顾问的角色;专家委员会要针对协会的关键决策和重大事项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和实施方案。

一个行业的有序良性竞争是决定这个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有序良性竞争很大程度上依靠一套自律或强制的行业标准和保障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协会当务之急是指导各专业委员会在各自业务领域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的行业标准。

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训练有素的从业人员,而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需要依靠社会化的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这个工作当之无愧应有协会来主导实施。

专家委员会委员 卢彩晨

建议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家委员会定位为教育后勤协会的智库和行业咨询机构。其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引领教育后勤协会及教育后勤理论;二是服务教育后勤协会及教育后勤决策;三是指导教育后勤协会及教育后勤实践。简要地说就是: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其工作重点:一是制定协会发展战略;二是加强协会组织建设;三是提出并组织课题研究;四是加强专家委员会自身建设。

关于协会建设,关键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把协会办成什么样的协会?二是如何建?要把协会办成国内一流协会。针对协会实际,建议采取以下工作思路:瞄准国家水准,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基本目标是提高四力:即治理力、吸引力、服务力、影响力。

要制订协会发展战略,把加快转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打好基础作为当前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影响力作为协会工作的强大动力;把服务社会作为协会的核心任务。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