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庆祝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五周年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日期:2018年07月18日  来源: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阅读:

2018年6月30日,庆祝中国教育后勤协会成立五周年暨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领导,协会驻会会长,北京市、上海市教委相关领导,专家委员会代表,分支机构代表,地方协会代表、优秀社会企业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共同总结回顾协会成立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围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高校后勤改革的经验成果和发展趋势,围绕协会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座谈后勤行业组织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指出,高校后勤改革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后勤协会是在高校后勤改革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协会成立五年来,在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组织体系、强化思想文化建设、树立品牌形象,开拓业务领域、创新业务形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接受政府指导监督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培育了一批优秀后勤服务企业,引领了一批先进的后勤管理干部,推动了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质量、管理技术和水平的提高,适应和满足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协会成立五周年的经验,指引我们坚守“保障至关重要,服务最为光荣”的信念,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迎接更大的辉煌,迎接伟大目标的实现!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和后勤改革处处长王长树在发言中表示,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最重要也是成绩最显著的改革,基本解决了高校扩招以来的瓶颈问题。协会成立五年以来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绩,是推动后勤改革事业的中坚力量。他强调,后勤的核心是保障有力!在明确后勤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的前提下,协会要站得高、看得远,对高校后勤改革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要推动行业自律,完善后勤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要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追求服务高水平和高质量。协会要有序合规,作为行业组织龙头,有责任带动省级教育后勤行业组织建设,健全协会体系;协会要充分发挥咨政辅政作用,立足服务政府、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之根本。


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聚慧指出,高校后勤管理干部是推动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牛鼻子”,具有重要作用。协会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在教育部特别是发展规划司的支持和推动下,继续开展后勤管理干部培训,使主管后勤的校长、后勤处长、总经理这一层面的领导干部统一思想,提高理论水平、促进观念转变,从而更好更有力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柳华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高等教育发展、对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普及起到了支撑作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卓著。教学科研是高校工作重心,社会资源占后勤服务的比重增加、服务质量提高、后勤服务成本比重降低,彰显了教育后勤事业的重大进步。协会成立五年以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建立健全了自身的架构体系,推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增强了影响力、凝聚力。他强调,后勤服务作为经济活动,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提升质量;高校后勤应当从办后勤为主转变为管后勤为主,要强化标准化,加强监管,体现公益性。

协会副会长朱宝铜欣喜地表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已进入良性发展进程。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目标,按照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化改革,明确并完善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企业各方职能,促进现代治理体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推进学校后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吉俊民强调,大学后勤主要任务就是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大学后勤非常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坚守育人责任;协会的发展要注重专业化、职业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处处长武怀海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成绩,对协会五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协会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他希望协会重点研究新时代后勤工作形势、未来发展模式、高效和谐发展的途径,加强与地方教育部门和地方协会的联系,创新工作机制。

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张旭介绍了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的基本情况、换届工作以及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20年论坛情况。他强调,协会在脱钩背景下运行,更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

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皮光纯结合自身经历和见证的高校后勤改革的艰难历程,充分肯定了改革的巨大成就,强调一定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继承传统并发扬光大。他指出,协会的成立和五年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已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今后要在协助教育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在建立高校后勤案例、信息和数据库方面,在开展高校后勤领导干部培训方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以及在社会组织评级方面都要有新的突破。

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高校后勤研究》常务副主编卢彩晨指出,高校后勤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理论体系,推动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国高校后勤在社会化、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生态化、国际化、文化化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探索。实践过程中,找准了后勤改革的方向定位、认识定位、主导定位。新时代,社会化内涵将发生深刻变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将迎来一个新的更加充满活力的时期。

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后勤研究》副主编赵相华在肯定高校后勤改革和协会成立五年来的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他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符合发展规律,是大势所趋:校园市场更加开放,社会化主体与自办后勤共存;协会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特色化服务为主导,形成规范化监管评估体系;体制性用工差别将逐渐弥合,同工同酬绩效管理彰显红利;高校后勤社会化终将走向政府立法管理。具有中国特色满足新时代需求的现代高校后勤保障优秀模式也已形成。

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苏大教服集团董事长韦曙和介绍了苏州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指出,后勤改革,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效益,实现了管办分离,迈入了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更坚定了高校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信心,可喜可贺。

协会副秘书长、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郑广天结合高校后勤面对的新形势、新需求、新观念、新技术、新模式,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并对协会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对内规范管理,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对外做好三服务:服务政府,服务会员高校和企业,服务社会,提高影响力。

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研究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结合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五周年的发展,分析了协会、地方研究会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强调面对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整合资源、研究机制、关注育人,进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陆军恒介绍了重点推进的京津冀高校食堂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注重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从而更好的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快餐饮集团董事长李平金,通过数据展现了高校食堂社会化改变带来的新气象,指出,改革使学生满意度大幅提升。他从社会服务企业的视角对高校后勤改革和大学餐饮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协会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推广典型示范、出台相关标准。

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龙源教育投资产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晓军,从社会企业角度谈了对高校后勤改革的感受。强调,过程虽然艰苦,却取得了显著成绩。协会成立五年来,为社会服务企业提供了平台、提供了机会、提供了支持。未来协会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对新技术、新模式加以推广。

本次会议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黎玖高主持。

会议气氛热烈、内容充实,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协会成立五年来工作的系统回顾,是继往开来的一次会议。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将广拓思路、整合资源、发挥行业优势,持续推进高校后勤改革,助力实现教育后勤现代化,更好满足广大师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新需求!


微信平台